本站讯(学生通讯员 余千惠)11月17日至19日,由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联合举办的“区域史视野中的甘青民族走廊”学术研讨会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70余名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的知名学者、教研工作者以及在读博硕士出席了会议。我院贺冬博士应邀参加此次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并参与土官土司与甘青民族走廊区域历史分论坛学术交流,提交的论文入选会议论文集。
本次学术研讨会以“区域史视野中的甘青民族走廊”为主题,围绕甘青民族走廊的概念、历史文化内涵、学术研究意义、甘青民族走廊的形成与演变、甘青民族走廊的民族关系、宗教与甘青民族走廊区域历史、土官土司与甘青民族走廊区域历史研究等专题展开学术讨论,赵海兴、田澍、杨红伟、胡小鹏、马成俊、丁柏峰等六位专家学者分别做了主旨演讲,七十余名学者参与了分组发言,交流氛围热烈。
在下午的分论坛活动中,贺冬博士以《论元明清时期甘青蒙藏地区基层政治建设的特点》为题做了发言,认为历代中央王朝开启的甘青蒙藏地区基层政治建设运动与因俗而治、因地制宜的传统边疆治理观念具有高度耦合的特征。元明清时期,历朝统治者按照循其俗,施其政的思想,在甘青蒙藏地区建立以流官为主,土司为辅的土流参治制度,实行卫所和土司结合统治的军政合一双轨管理体制。根据甘青蒙藏地区藏传佛教盛行的具体情况,广泛推行僧职和土司相结合的政教合一行政模式。实践表明,元明清中央政府对甘青蒙藏地区的政治控制张弛程度与基层政权建设成正比关系,基层政治建设越完善,社会控制程度越严密。从国家治理的角度看,元明清时期甘青蒙藏地区基层政治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与中央王朝区域治理特征是密不可分的,其各方面的特点和经验都值得总结和借鉴。
自费孝通先生提出“民族走廊”的概念后,在他考察西北甘青地区时又提出了“西北民族走廊”的概念,继而相关学者又把甘青两省从西北五省中剥离出来称之为“甘青间的民族走廊”。甘青民族走廊地跨甘肃、青海两省,这里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的结合部,也是我国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共存的地区,具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重要学术研究价值。青海师范大学致力于促进甘青民族走廊历史文化的研究和推动民族学学科发展。我院贺冬博士作为代表应邀参会,反映了我院对甘青区域史的深切关注,尤其是对区域史视野中的甘青民族走廊科研工作的高度重视,推动民族政治学学科的发展。